1 、近日 ,全球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据世卫组织获得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样本显示,截止到6月19日,BA.4和BA.5变异株已经占到全部样本的55% ,成为全球主要毒株,且其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。这一变化无疑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,也提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
2、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 ,截止到2022年6月4日,美国的Omicron BA.4已占到受检样本的4%,BA.5占到6%,两者合计占比达到了13% ,并且其增长幅度高于之前的BA.11。这表明BA.4/5在传播上具有较强的优势,正在逐步取代其他毒株成为主流 。
3、自新冠奥密克戎亚变异株BA.4和BA.5在南非被检测发现以来,这两类SARS-CoV-2变体迅速扩散至全球多国/地区 ,掀起了新一波的感染浪潮。截至目前,BA.4和BA.5已在南非 、美国、葡萄牙、英国 、以色列等国成为主流毒株,导致新冠感染人数再次激增 ,海外市场对新冠抗原产品的需求也随之进一步扩大。
4、近期,全国多地报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,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。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,奥密克戎BA.4和BA.5亚分支的传播能力相比其他进化分支有所增强,且其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可能有所增高。然而,在特定条件下 ,无需进行全员核酸检测。
5、奥密克戎BA.4/5将成全球主导毒株,当网友听到病毒再一次变异时,总感觉到内心惶恐,那么这次病毒的主要特征是什么?此次病毒变异之后带来的三点危害 ,主要有免疫逃逸能力,传染性较强以及重症率。免疫逃逸能力 。
6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会议,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:奥密克戎BA.5亚分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,BA.4和BA.5正在全球掀起感染潮,防控形势严峻。数据显示:变异毒株已经成为全美新冠疫情的主要毒株。美国 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发现了它的身影 。
月以来我国已出现的6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分别为BA.BA.BA.BA.BA.1和BA.76。
新冠毒株共有13种变异株,现在流行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分支。新冠毒株的变异情况 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 ,已经发生了多种变异 。
中国目前没有官方命名的“病毒第五形态 ”,但新冠病毒持续变异是正常现象。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,变异是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。以国内2023年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为例 ,已出现XBB.BA.75等超600种亚分支,但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任何分支命名为“第五形态” 。
据悉拉萨在对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了18名阳性人员,经过检测这18名阳性人员携带的都是奥秘克戎变异毒株 ,通过对这些阳性人员的流调发现奥秘克戎BA.76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、传染性强、传播隐匿性强以及症状不明显的特点。
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.76的主要传播途径与最初的新冠病毒相似,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 、接触传播,主要在有病毒存在的环境和空气中传播。虽然疫情并不存在于每个地区,但是我们依旧应当做好防护 ,外出时一定要记得戴好口罩,少去、尽量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。
XBB未在中国形成疫情,并非因为只感染新冠后遗症病人与未阳者 ,而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。首先,需要明确的是,XBB毒株并不具备只感染新冠后遗症病人或未感染过新冠病毒者的特性。XBB毒株是一种新冠病毒的变异株 ,其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相对较强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感染特定的人群。
综上所述,XBB.16变异株目前并未在我国成为主流毒株 ,“二阳”后虽然理论上存在“三阳 ”的可能性,但发病率会逐渐降低,症状也会减轻 。在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时 ,我们应保持警惕,加强自我健康监测,规范佩戴口罩,避免或减少感染风险。
近期 ,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香港等地的新冠病例持续增加,重症及死亡病例也有所上升。与此同时 ,新冠病毒的变异也在持续进行,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主流 。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,XBB.5属于XBB的变异毒株 ,其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,意味着其传播力可能会有一些增强。
阳康后避免剧烈运动:对于刚刚康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,建议在康复后的一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。这是因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对心脏等器官造成一定影响 ,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。未感染者多运动:对于尚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,建议多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